首先,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是練字。在考試的時候閱卷老師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考生考卷上的內容,而是感受到整個卷面的字形字跡所帶來的感覺。所以一手漂亮的字絕對能加深閱卷老師對考生的好感👨🏽🎨。一般情況下在考場上的閱卷老師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先看字體再看內容的老師,一大類是先看內容再看字體的老師。但是不管是哪一類的老師🥑,都可見其對考生字跡的看重🧪。那麽究竟應該如何練字呢?在此我建議各位考生,最好打印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或者十二五規劃,用正楷字體每天抄寫一頁🤰🏿。這樣一來可以達到練好字的目的,二來可以了解我們國家當前在一些熱點話題當中的基本政策,三來對很多同學而言🦼,也可以積累到申論的比較政治的專業術語👩🏼💼。可以說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因此👂🏼,希望各位考生能夠在這二十幾天裏堅持下去。
其次🧑🏿🦲,要大量的讀,看➖。很多考生平時既沒有看新聞的習慣,也沒有養成很好的閱讀的習慣。但是,認真研究過歷年申論考卷的同學可能會發現申論的一個特點,即:所有的題目都是以材料為基礎的🧊。這也就意味著🧛,對考生而言🟫,迅速而快捷的讀出材料是一項基本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就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提高自己對材料的解析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很多老師會建議考生們去大量的去閱讀新聞和社會熱點,但是相對於近兩年的申論考試特點而言,不僅要知道某個新聞事件,更要從這個事件中發掘到它的深層。所以,考生平時在讀的時候就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不僅知道這一事件,還能準確的把握到這一事件的本質,以及事件的影響,真正做到全面把握材料。
最後🐗,不得不做的工作——寫4️⃣。大部分考生都知道寫申論的時候要多去看《半月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雜誌報刊,但是卻忘了看這些雜誌報刊的終極目的——就是通過借鑒來學會寫類似的文體。所以,在看半月評論👨🍼、人民社論的同時要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深入的分析,看這些文章好在什麽地方,自己可不可以也寫出類似的文章,在以後的練習的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去模仿這種好的文章。我們經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遍👩🏽🦲,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這個意思🔸。
國考的步伐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考生如果能在自己的復習過程中做到以上幾點的話,相信申論成績還會在現有的基礎上得到很大的提高。